发布时间:2016-10-10 13:05 我要投稿
虞城网讯 这里,是滚滚沙河水流经的地方,这里,是闻集干群奋斗创业的地方,这里,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这里,正在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脱贫攻坚战。
闻集乡地处虞城县东南部,虞城夏邑两县结合部,距离县城18公里,人口45000人,土地56000亩,辖25个行政村,110个自然村,其中贫困村5个,贫困人口5266人,总面积60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农业乡镇,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建好三大体系,实行挂图作战。乡党委政府把脱贫攻坚列入主要议事日程,作为政府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视为重大政治责任,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世纪硬仗。按照有领导、会指挥、能保障的原则,成立了以党委书记胡兴华同志为政委、政府乡长刘运勇同志为指挥长、班子成员为副指挥长的脱贫攻坚领导组;成立了乡脱贫攻坚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副乡长朱宏伟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王永红任办公室副主任,各战区相应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和办公室,指挥脱贫攻坚日常工作。为提高工作效率,专门抽调精兵强将,充实办公室力量,同时,在政府办公条件相对紧张的情况下,装修了三间标准办公用房,购买了电脑、空调、投影仪、档案柜、办公家俱等办公设备,高标准制作了精准扶贫保障制度和脱贫攻坚作战图,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必胜条件。
创新了“六看三公一确定”精准识别模式。六看即一看房屋粮食是否危房和衣食是否保障;二看收入情况,是否低于年收入2850元,有无稳定收入;三看固定资产情况,家中是否有商品房产和轿车;四看身体状况,是否有疾病和劳动能力;五看思想状况,是否思想懒散、智力低下;六看家庭负担,家中是否有高中以上学费开支。三公是公开申请、公开评议、公开村级审定。一确定就是乡政府终审确定。烈日下,大家走村串户,到贫困户家中详细了解家庭人口、收入来源、贫困程度、贫困原因、就业情况和家庭负担等相关信息,同时对贫困户进行严格甄别。酷暑中,市县领导认真查看办公室制度建设、走访记录、贫困户登记名册及贫困户人员档案记录,仔细询问帮扶计划和打算。通过自下而上的逐一筛查和自上而下的精准识别,闻集乡的精准扶贫工作实现了扶真贫和真扶贫的目的。
创新了“单周双走访”、电话抽查和终身帮扶脱贫责任制度。针对贫困村和贫困户具体情况,实施因村制宜,因户施策、因人适岗的差异化帮扶理念,即一村一品,一户一策,一人一法的帮扶新机制,俗称“菜单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私人定制,紧扣精准。针对贫困村采取以美丽乡村建设带动所有贫困村整体面貌改善,主要以郭老家村、闻集村为代表,可安排贫困人口120人就业。针对留守贫困户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实现居家灵活就业脱贫,主要以辛迪纺织公司和金豆子公司为代表,20个扶植点可安排贫困人员3000人就业;针对贫困人员采取公司特设门卫、卫生、技术含量低的岗位,实现不出乡就业脱贫,主要以河南海通纺织集团、金隆菇业种植合作社为代表,可安排贫困人员36人就业。同时,政府还向贫困人员购买环卫服务岗位12个。据不完全统计,仅企业+农户一项精准扶贫模式,就可解决我乡稳定脱贫人员60%强。
八里井村支部书记郭生福说:“八里井村美丽乡村前后村容村貌对比,重点突出进村牌坊、渠塘风荷、小桥流水、观景凉亭、文化墙一角。牌坊凉亭今胜昔,天翻地覆变模样。郭书记情不自禁地说,这是百姓们闲聊时我听到的。最能说明我们村的巨大变化,还是原党委书记牛子建的一首诗:人言八里景旖旎,如意湖畔牌坊异。莫道村野风光浅,故乡致远殷情寄。”基础设施和村貌村容的巨大改善,归功于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支部村委积极配合,广大干群共同努力。政府争取土地平整项目仅八里井村就投入160万元。美丽乡村环境整治,政府先后投入36万元,外出能人捐资16万元,群众筹资筹劳6万元,其中带动贫困人员不出村脱贫16人。
围绕扶真贫、真扶贫、扶贫谁、怎样扶、如何退的问题,闻集乡党委政府秉承“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目标,造血为主、输血为辅的原则,精准定制和助推发展的工作方略,结合乡情,因村因户因人制宜,打出了精准扶贫组合拳,精心烹制了一道精准配套的营养菜单,引领扶贫大势。
脱贫正在攻坚,闻集一马当先!
《决战沙河两岸 不破“楼兰”不还——闻集乡脱贫攻坚走笔》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ngqiu.yuduxx.com/yucheng/482990.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