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09 08:59 我要投稿
虞城网讯 (通讯员 任广星)沙集乡地处虞城县西南部,全乡人口4.1万人,4.5万亩耕地,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面对全乡农业生产种植技术落后,农民以单户经营为主,组织化程度低,品种结构混乱,难以形成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产品附加值低的状况,沙集乡党委政府积极主动想办法、谋对策,紧扣“调结构、扶产业、惠民生、促脱贫”的主题,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破了过去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以市场为导向,切实提高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一、搞好产业定位,形成龙头产业
近年来,沙集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特色农业发展,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变农村面貌的着力点。根据本乡传统种植习惯,结合乡情民意,进行充分论证,集思广益,确定农业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以全新的理念主动破解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中的难题,积极化解农户改种调整的疑虑,做足长远发展功夫,明确提出了适合沙集乡农业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着力扶持芍花种植、生态葡萄、肉鸭养殖,重点推广本土农业科技人员自主培育的“油芍一号”芍药新品种,下大力气把集观赏、油用、药用为一体的芍花种植打造成该乡龙头产业,让芍花成为该乡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新引擎。
二、支持土地流转,打造产业基地
该乡积极开展以芍药种植为主的产业精准扶贫工作,大力扶持土地流转,强力推进芍花产业基地建设。该乡成立的商丘振丰芍药科技有限公司与中草芍花(河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滴水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强强联合,形成芍药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采取向周边群众免费提供种苗、免费技术指导、免费技能培训、统一回收产品的经营方式,实施农户以土地、管理、劳务等方式入股分红的办法,致力于做大做强芍药特色产业,形成芍花种植基地近1000亩,带动周边乡村农户种植芍药2000多亩。
三、搞好科技培训,推广先进技术
为让群众能够掌握足够的种养殖技术,为产业结构调整打好技术基础,乡党委、政府邀请相关农业专家为农民集中培训和深入村组田间现场指导,依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总体规划的需求,分层次对农户进行科学种养培训。乡农业服务中心联合商丘振丰芍花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指导,包村、包组、包大户,为农民结构调整和科学种养提供保姆式服务,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土专家”的带头示范引领作用,让农户深切掌握种植养殖新技术,增强种养农户的信心和决心,2017年以来,共计培训农民1000人次以上,提升了全乡农业发展技术水平。
四、做好产业联姻,促进产业融合
通过商丘振丰芍花科技有限公司和滴水源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发展,大力发展集芍药规模种植、芍药系列产品加工、文化艺术交流、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多元化现代农业,促进产业联姻,着力推动新型农业、文化产业、旅游业的三产融合。2017年4月份,由商丘振丰芍药科技有限公司、中草芍花(河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滴水源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联合举办虞城县沙集乡第二届芍花文化周活动。重点推动芍花产业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产业基地与周边100多户贫困户进行对接,由两家公司与当地贫困群体进行对接帮扶,由公司免费提供芍药种苗,免费提供种植技术培训,成熟后进行统一收购,对贫困户开展合同式、订单式、帮扶式种植,确保当地贫困户种得好、有效益、能脱贫。如今,芍花已经成为了沙集乡的一张靓丽名片,芍药产业链建设项目各节点工作已全面展开,芍药产业的发展,必将对沙集乡及周边乡镇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等方面发挥积极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张 岩
《沙集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ngqiu.yuduxx.com/yucheng/737296.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