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陵县华堡镇有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丈夫去世后,她把共同孝敬公公作为重新择偶的条件,再婚后,她和现任丈夫一起,像对待亲生父亲一样孝养公公。在当地,她“带着公公改嫁”的孝举感动了所有认识她的人。
改嫁必须带着公公 1987年,21岁的何金花从四川遂宁嫁到
河南宁陵县华堡镇夏寨村,婚后一家人幸福美满。2003年,丈夫高洪斗被确诊为肝癌晚期,一家人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是未能挽回丈夫的生命。
何金花介绍,当时儿子13岁,女儿11岁,钱花光了人没留住,公公白发人送黑发人,受到很大打击。由于婆婆去世早,丈夫又是家中唯一的儿子,何金花默默承担起了抚养两个孩子和赡养公公的重担。
坚强的何金花去新疆打工养家,在阿克苏一个工地做零工。后经人介绍认识了陈位明,两人日久生情,渐渐走到了一起。
在两人谈婚论嫁时,何金花不无顾忌地提出:“改嫁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必须带着公公。公公年纪越来越大,生活需要人照顾,虽然丈夫走了,但从良心上说我不能撒手不管。”
通情达理的陈位明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这个条件。他说:“没关系,谁都有老的那一天,以后会把他当自己父亲一样照顾。”
婚后把公公接到新疆 2009年,何金花与陈位明结婚后,立刻回河南把老爷子接到了新疆。“刚开始他不愿意来,说担心拖累我们。”何金花说。
好不容易说服老人到了阿克苏的新家,陈位明果然如自己所说的那样,像对自己父亲一样照顾着老人。何金花打工的工地离家远,中午不方便回去,离家稍近的陈位明便每
天中午奔回家给老人做饭。
在新疆打拼多年后,何金花夫妇在阿克苏市买了房,儿女也长大成家了,生活日渐宽裕,一家人幸福无比。
“他岁数大了,虽说身体还可以,但照顾不了自己,所以我会尽自己所能孝顺他,他在一天我伺候他一天,这是我们儿女应该做的。”朴实的何金花如是说。
而提起自己的儿媳妇,现年91岁的老人高光福感动不已。“金花比俺亲生闺女照顾得都周到,一天三顿伺候得好,逢集买烧饼夹肉,下午洗脚,剪脚趾、手指甲,给我整理被褥,冬天煤火炉拿到我跟前,尿桶掂到床底下,不愁吃不愁穿我才能活到今天!”老人动情地说。
公认好媳妇 村民人人夸 而在当地,虽然何金花已经离开夏寨村五六年了,但村里人提起她仍赞不绝口。邻居高光进说:“金花对老人的照顾真是没话说,整天端吃端喝,端尿盆,洗衣服拆被褥,亲戚邻居没人不说她是个好媳妇。”
邻居李洪良对何金花也是满口称赞:“现在她老公公已经90多岁了,她去新疆打工后,带着老公公改嫁,改嫁几年了,到现在还继续养活着老公公,这些都值得大家学习,她是大家公认的好媳妇。”
夏寨村党支部的李书记介绍说:“全村几千人,能像何金花这样孝敬老人的真是屈指可数。她自从嫁到俺村后,与村里人相处得都不错,从来没听她跟谁家吵过架,照顾老人也是无微不至,是打着灯笼都没处找的好媳妇,也是全村人学习的榜样。”
《宁陵好媳妇带着公公改嫁》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ngqiu.yuduxx.com/ningling/190611.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