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6-29 09:08 我要投稿
虞城网讯 (通讯员 王冬丽)杜集镇共有32个行政村,6.3万人,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建设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让群众享受到现代文明”这一目标,把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来抓,具体做法有三点: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随着我镇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一些不良习俗、落后传统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消费”愈演愈烈。这主要是因为有部分群众存有攀比心理,互相讲排场、比阔气所造成的。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治理,任其发展和漫延,势必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极不相符,与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要求严重相悖,与建设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背道而驰。因此,镇党委、政府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为出发点,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把抓好移风易俗工作列入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件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行专题研究,安排部署,迅速在全镇掀起了一股破旧俗、除陋习、树新风的高潮。
二、加强宣传,做好引导。充分利用广播喇叭、宣传车、黑板报、宣传栏、张贴标语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重点宣传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婚姻法》、《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印发了《致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一封信》,编制了包含生活、道德、伦理等内容的新农村建设“三字经”,并统一制作成版面上墙,受到了群众的欢迎,起到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同时,全镇32个行政村都建有文化书屋、文体活动中心等室内外场所,特别是注重发挥榜样的导向作用,总结挖掘了部分移风易俗的先进典型,对他们的事迹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对一些不良现象,该曝光的曝光,该通报的通报,该处罚的处罚,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了大部分群众,使移风易俗工作真正入脑、入耳、入心。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委、政府抓好移风易俗工作的决心和信心,为工作深入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三、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由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常务副组长,各区区长任副组长,各村支部书记及民政、团委、妇联、派出所、工商、土管等部门负责具体负责人为成员的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镇移风易俗工作的组织、协调、调度。二是健全组织网络。各村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理事会下设婚嫁服务队和殡改服务队。按照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能够为群众热心服务的标准,在全镇32个行政村确定了115名同志任红白理事会成员,组成了一支精干的移风易俗工作队伍,为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责任编辑:李超
《杜集镇三举措抓好移风易俗》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ngqiu.yuduxx.com/yucheng/626551.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