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3-14 09:13 我要投稿
虞城网讯 (通讯员 何文学)“俺一年的收入就指望这三亩苹果园,要不是镇政府帮俺,还真是愁死个人了!”家住虞城县张集镇马滩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谷全福新年元旦前夕,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2016年,该县通过“雨露计划”、“四下乡”等项目聘请专家对贫困果农手把手地技术指导和培训,全县20万亩红富士苹果的果农喜获丰收。但由于品种结构单一,总量偏大,消费能力不足,外运客商上年大多亏损,果农屯货观望惜售,造成苹果局部滞销约20%,一等果以前3块多一斤的,现在8、9毛还难处理。
如何破解果品制约贫困户发展的瓶颈,不仅仅是贫困户脱贫道路上的一道鸿沟,也成为县委政府的燃眉之急。
等不得,靠不得。上下齐动员,积极围绕“精”和“准”想办法、出实招、下气力,补齐短板,从“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多管齐下,巧力破解果品局部滞销难题,助推贫困户产业脱贫。
办法一是加大市场营销扶持力度。对于今年积压的苹果,积极引导果农顺应市场行情,不要持观望态度,形成合力,齐心协力把苹果销售出去。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博、微信、苹果大奖赛等平台大力宣传,在张集镇、乔集乡等苹果集中区域举办苹果大奖赛,当天网上点击率达10万人次以上,提升了本地优质红富士苹果知名度。
办法二是驻点销售,拓宽销售渠道。张集镇果品办工作人员冯圣民长期驻广东省江门市苹果销售点,李保进驻天津市苹果销售点帮助贫困果农对口销售苹果,共为卢庙、马滩、林堂、王楼、小乔集、周新庄、王楼7个贫困村245户贫困果农销售苹果1350吨。
办法三是筛选优质果品入库,提高果品附加值。充分利用高堂寺村、吴楼村、杨林村等8个保鲜冷库群优势,引导贫困果农对优质果品进行筛选储存,在销售上打时间差,在果品存量减少时反季节上市销售,提升果品附加值,截至今年元旦,全县引导86个村2528户贫困果农储存优质果品7500多吨。
办法四是利用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拉长果品销售链条。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淘宝网、新农村商网等平台销售果品。张集镇草楼村电商马占锋通过自己销售及网上代理等方式帮助15户贫困果农销售果品80多吨,本人赢利12万元;张集村电商贾明帮助15户贫困果农销售苹果54吨;卢庙村电商卢燕帮助43户贫困果农销售苹果78吨。通过引导有创业意愿、创业能力的贫困户参与果品销售,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脱贫。张庄村贫困果农张凤新销售苹果8吨,增收8500元;张集村贫困果农杨磊等通过淘宝、微信等销售果品11吨,销售额达7.5万元。
以上种种措施的顺利进行,2016年全县共有4997人果农贫困人口脱贫,占全县脱贫总数的六分之一。
《虞城县巧解贫困果农售果难》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ngqiu.yuduxx.com/yucheng/570828.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