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2-27 14:10 我要投稿
虞城网讯 (通讯员 宋孝春)店集乡位于虞城县西南部,西与睢阳区为邻,南与沙集乡接壤。全乡总面积55平方公里,辖30个行政村,88个自然村,278个村民组,10220户,人口42000人,耕地49850亩,是个典型的农业大乡。全乡有贫困户1640户,贫困人口5027人。
针对店集乡地处偏僻和近年来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长缓慢的实际,如何选择脱贫路径,让店集乡的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店集乡党委、政府按照县委提出的一路一带一组团战略部署,抓土地流转,奠定发展基础,塑品牌亮点,助推产业发展,加快基础建设,打造美丽乡村,推进全乡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一、土地流转展新貌,产业发展奠基础
乡党委书记付桂兰多次在会议上强调:土地流转是新的一轮土地革命,是实现一村一品、培大做强支柱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必由之路。一是领导抓示范。该乡按照“党员+”的要求,明确副科级以上领导每人联系帮带一个土地流转示范户的任务,从承租土地到生产管理、市场销售一条龙跟踪服务,树立“亮点”,示范带动促全面。洼杨村杨义合温室大棚示范园就是其中之一。乡党委书记付桂兰先后为村民杨义合解决了租地和打井配套的问题,使杨义合开启了创业之路,他承租了200多亩耕地种植反季节蔬菜,10多名贫困村民在这里打小工,采摘下的蔬菜有的菜贩来批发,有的运到商丘、夏邑等大型超市,亩收益15000多元。二是干部忙招贤。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乡党委、政府与各村负责人签订了土地流转目标责任书,明确村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包村干部为具体责任人,并按照“日清周评马上办”工作机制抓落实,对工作先进的村,在其村召开现场会,让其他村观摩学习,对工作不思进取、应付差事的村给予“约谈”处理。通过这一措施实施,从而提高乡村干部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发挥其领导带动作用,形成齐抓其管的局面。靠党的政策走上富裕之路的黄天宏,今年5月份被村党员群众推选为赵庄村负责人,先是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打通村内死胡同,拆除村内旧房、伐去村盘老树和围村林,土地复耕180多亩,种上了核桃树。在苦于没技术情况下,又与正在本村联村干部、农校毕业的科班生张保明合作,黄天宏出资租地、出人干活,张保明作技术承包指导,于今年秋租地200多亩,如今成方连片的香菜长势喜人。三是乡土人才齐动员。土地流转的主导力量是谁?是创业能人、乡土人才,因此要让乡土人才在土地流转的主战场上发挥其攻坚作用。在乡党委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下,一石激起千层浪,店集乡创业人才、乡土人才的创业热情空前高涨,越来越多的农户参与到全乡的土地流转之中。其中杨进哲、杨新华、杨言梗等以种植大棚礼品西瓜为主,李高超、宋中运、宋信用等以种植大棚蔬菜、大葱为主等等,流转土地百亩以上20多家,50亩上下的遍地开花,惠楼山药基地、礼品西瓜生产基地、大葱生产基地、苗圃生产基地如雨后春笋,焕发出勃勃生机,座落在惠楼村内的伊尹生态庄园已成为人们观光旅游的好去处。据统计,全乡流转土地已达近10000亩,促进了产业发展,为全乡脱贫攻坚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依托特色塑 “亮点”,“五驾马车”助脱贫。
一是擦亮惠楼山药品牌。依托英明惠楼山药专业合作社,开展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生产模式。辐射带动全乡7个行政村,165户贫困户,山药种植面积近2000亩,人均增收2500元。
二是着力打造“瓜果之乡”。成立了西瓜产业协会,通过套膜包装销售、网上销售,收到显著效益。全乡大棚礼品西瓜5000多亩,分布在杨楼、沈庄等10多个村,创产值7500万元。300多户贫困户从事生产经营,当年受益,当年脱贫。
三是培“大”带“小”畜禽养殖。全乡建成以李庙、半截庙、宋火神等为主的养殖专业村,养殖专业户达300多家,帮助贫困户解决养殖贷款200多万元,使30多户贫困户走上养殖脱贫之路,年创产值450万元。
四是打响“伊尹文化”发展名片。伊尹传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保护遗产。魏固堆村被国家批准为“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依托优势对伊尹墓园景点进行了编制规划,加大了推介力度,全国厨师协会、中医协会、伊氏后人分别在魏固堆伊尹祠内开展了拜祖活动。并投资60万元建设了伊尹文化广场。旅游搭台,经贸唱戏,已带动贫困人口230多人从事二三产业经营等,人均增收800元。
五是推进“企业+贫困户”就业转移。仙脚丫手工坊,生产线工人月收入3000-6000元,吸纳本乡及周边500多名贫困留守妇女,参与给料加工,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不出家门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兴民制衣厂安排就业200多人,吸纳残疾人和老年人20多人就业。另外,尊生味业、华尔杰光学仪器厂、魏固堆电子厂等就业近1000多人。全乡扶贫攻坚和经济发展迈入快车道。
三、加快基础建设,打造美丽乡村
脱贫攻坚的目标是什么?县委、县政府英明决策,把贫困村打造成“美丽乡村”。整合方方面面资源,把力用在刀刃上。今年以来,店集乡贫困村惠楼村,投入资金120万元治理坑塘3个,建设了高标准文化墙,文化广场,完成了2个村标志牌建设,投资200万元的村内道路建设项目即将施工。在魏堌堆村依托伊尹文化资源,投资60万元建设大型伊尹文化广场,在进入店集境界处建设了高标准的标志牌。利用扶贫资金修建前李阁村街道水泥路4.5公里、李庙村内公路2.3公里,通过社会融资,硬化道路12公里。并新修店集-李庙等4条联村水泥公路10公里;完成魏堌堆小学、二中等教学楼建设项目6个,完成卫生院病房楼主体工程。本着抓“点”促“线”带“面”的原则,围绕“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的卫生保洁标准,开展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如今的贫困村已今非昔比,基础服务趋于完善,一番靓丽景象。
四、搭乘党建共建新机遇,再谋店集新篇章
12月18日,人民日报社研究部主任崔士鑫、副主任丁丁等一行18人,参观考察了伊尹墓园景区,在魏堌堆小学举行了捐赠活动。之后,组织召开了人民日报社研究部党建扶贫座谈会,进行了党支部结对共建揭牌和签约,县委常委程惠建、县委常委王慧敏、县委书记朱东亚出席了本次活动。
人民日报社把店集乡魏堌堆村作为“党建扶贫”结对联系点,为该乡加快脱贫攻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相信,不久的将来党建扶贫结对在店集乡生根发芽,结出丰硕的成果,为建设一个“生态、和谐、美丽、富强”的新店集必将发挥更大作用。
《店集乡脱贫攻坚步入发展快车道》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ngqiu.yuduxx.com/yucheng/561868.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