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2-22 11:48 我要投稿
虞城网讯(通讯员 宋孝春)已是数九寒天,但在店集乡洼杨村北一望无际的温室大棚内温暖如春,反季节蔬菜早已上市,青椒挂满枝头,村民杨义合和他的民工们采摘正忙,一片丰收喜悦景象。每谈起自已搞土地流转发展蔬菜时,杨义合都要情不自禁地说几遍:“我有今天,得感谢咱乡里的书记付桂兰……”
去年秋,杨义合响应政府号召,准备包地种植大棚蔬菜,但在流转土地中遇到困难,个别村民不愿转租,地块不能成方连片。时任店集乡政府乡长付桂兰闻讯后,专门召集该村两委干部认真研究,限时协调解决,及时化解问题,杨义合按照自己的设想租用了100多亩耕地种植大葱,开始他的梦想之路。但仅是一个开始,今年5月份,由于种植蔬菜需要大量的水源,而杨义合承包地却离机井太远,灌溉时不仅费工费时,还达不到灌溉的效果,一时愁坏了杨义合,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刚刚接任党委书记付桂兰,付书记当即表示尽最快速度解决,不久,在杨义合的承包地周围打了2眼机井。大棚已建好,机井也配套,杨义合卯足干劲,钻研科技,发展起反季节蔬菜,10多名贫困村民在这里打小工,采摘下的蔬菜有的菜贩来批发,有的运到商丘、夏邑等大型超市,亩收益15000多元。
村里干部忙招贤。“你村复垦多少地啦,流转多少土地啦?听说有种田能手吗?让他到俺村来包地吧”,在店集乡村干部里成了口头馋,问候语。靠党的政策走上富裕之路的黄天宏,今年5月份被村党员群众推选为赵庄村负责人,30出头,有着满腔创业热情。为落实乡党委、政府土地复垦、土地流转工作部署,扑下身子,发动群众,一步一个脚印抓落实。先是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打通村内死胡同,拆除村内旧房、伐去村盘老树和围村林,土地复耕180多亩,种上了核桃树,几年后该村将是果树飘香一番景象。此后,他想到要带头土地流转,但又苦于没技术,正在本村联村干部张保明是农校毕业的科班生,发展大棚西瓜、蔬菜方面有技术专长,黄天宏出资租地、出人干活,张保明作技术承包指导,二人一拍即合,于今年秋租地200多亩,如今成方连片的香菜长势喜人。返乡创业青年高风担任高庄村村干部,也是争先恐后,整治复垦土地20多亩,自己租包土地200多亩,选好了技术员,准备种植大棚蔬菜,同时与高老庄养殖有限公司洽谈,依托公司技术发展养猪,目前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之中。
乡土人才齐动员。乡党委书记付桂兰多次在会议上强调:土地流转是新的一轮土地革命,是实现一村一品、培大做强支柱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必由之路。土地流转的主导力量是谁?是创业能人、乡土人才,因此要让乡土人才在土地流转的主战场上发挥其攻坚作用。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乡党委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下,店集乡创业人才、乡土人才的创业热情空前高涨,其中杨进哲、杨新华、杨言梗以种植大棚礼品西瓜为主,李高超、宋中运、宋信用以种植大棚蔬菜为主等等,不枚胜举,流转土地百亩以上20多家,50亩上下的遍地开花,越来越多的农户参与的全乡的土地流转之中。据统计,全乡流转土地已达近10000亩,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
《店集乡土地流转新气象乡里领导抓示范》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ngqiu.yuduxx.com/yucheng/558756.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