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商丘新闻 > 虞城县新闻 >

虞城“靶向治疗”挖穷根

[摘要]虞城网讯(通讯员 何文学) 天高气爽的一个秋日,叶黄果熟遍地香。河南省虞城县黄冢乡老赵楼村边一块田地边,村民邢思文望着阳光下满地饱胀肚皮的花生,心里乐呵呵地盘算这季的收入。 才一年多时间,变化真大...


虞城网讯(通讯员 何文学) 天高气爽的一个秋日,叶黄果熟遍地香。河南省虞城县黄冢乡老赵楼村边一块田地边,村民邢思文望着阳光下满地饱胀肚皮的花生,心里乐呵呵地盘算这季的收入。

才一年多时间,变化真大啊。邢思文感慨万端。作为退伍军人,他一直抱着脱贫的火热愿望。可早些年,苦于无技术,无项目,无基础,无保障,搞烟叶、种药材等种种尝试,因为不适应市场门外汉,处处碰壁,都以失败告终。去年6月,在一次群众大会上,邢思文认识了被派驻来的扶贫干部县园艺局副局长张长中。一番促膝长谈,得到了张长中这个农技专家的点拨,邢思文茅塞顿开,脱贫路上,盲目上项目风险太大,技术是硬伤啊。此后,按照张长中的“近种花生远种梨”具体思路指导,他亲耳聆听了被邀请来的省农技专家的讲课,亲身参加去不远的宁陵县参观梨业生产,10亩梨园初具规模,套种的花生喜获丰收,由于品种优,品质高,大受欢迎,亩收入是往常的四五倍之多。

扶贫先扶智。县里分类施策成批帮扶,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去年以来,聘请县农业局、农科所、园艺局等各类专家到贫困村进行果培训班共68期,培训8万人次,组织贫困户3万多人到外地参观考察。

目前,全县148个贫困全部已下派驻村工作队,成立了县乡村三级“脱贫攻坚指挥部”,健全指挥体系、作战体系和保障体系,有机构、有场所、有人员、有设施、有经费,做到项目资金到村到户;坚持“日清周讲、月结季评”工作机制和监督机制,切实使扶贫资金直接用于扶贫对象。

刘兰英是郑集乡张楼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说起了她自己的经历。今年年初,当家的一场大病,阎王殿前走一遭,加上两个孩子一个初中一个高中,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要不为了孩子,俩口子一度都有寻死的念头。多亏了来俺村扶贫的领导,帮我联系到幸福农庄的老板,让我在他鸡场打工,先是与人一块送鸡蛋到超市,后来路子熟了,干脆就承包了所有送鸡蛋的活。这样除家里那4亩半地的收入以外,每月能收入5、6千块钱,啥问题都解决了。最后,刘兰英一脸难以掩饰的骄傲,大孩子今年考了个不错的大学,全家人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

刘兰英的故事是发生在全县720余家扶贫基地中的一个贫困户。当地政府依托民营经济遍地开花的传统优势,开展百企帮万户活动,政府组建扶贫资金池,出资一千万元,带动银行投资一亿元投入脱贫攻坚。企业每吸纳一个贫困户,政府担保银行贷款5至10万元,通过社会帮扶,能人带动,产业扶贫,政府给政策,企业得发展,贫困户得实惠。

9月31日,在闻集乡侯庙村,陈玉娥拿到了刚刚结算的加工费560元现金,心情无比高兴。

在闻集乡,像侯庙这样的企业扶贫点加工点有37个。刘店、大侯、站集等12个乡镇36个贫困村也都设立了扶贫加工点。带动1000多个贫困户实现居家式灵活就业,户均增收5000元左右。

脱贫攻坚以来,该县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举措和首要任务,创新扶贫模式,成效明显。目前全县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60%以上来自产业扶贫。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对于城郊乡花庄村的百姓而言,那古老的红瓦房、茂盛的梧桐树、涨水的小池塘都是抹不去的记忆和乡愁。这个被绿树环绕的小村庄还保留着二三十年前传统农村的模样,漫步花庄村的小路上,骤雨初歇,村里的老人们就在广场上甩起了健身钢鞭,噼里啪啦声响彻云霄。看着村容村貌的巨大变化,正在健身器材上锻炼的58岁的范玉琴大娘掩不住内心的喜悦:“扶贫不仅有了钱,环境还越来越好了,闺女让我进城享福我都不愿去啦!”

把贫困村出列与人居环境改善相结合,让群众在脱贫的同时,提升宜居环境幸福指数,县制订148个贫困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争取国开行资金2.3亿元,在加强贫困村交通、卫生、饮水、用电、网络、改厕等九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同时,确立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种植、养殖等主导产业,让贫困村生产条件与人居环境齐头并进。2015-2016年全县已有40个贫困村在退出的同时达到了《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标准》。建立贫困村垃圾处理管护长效机制、以奖促治的资金激励机制,实施“村容村貌整治、生态环境建设、文明新风惠民、公共服务延伸、产业增收富民”五大行动,大幅提升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到2018年贫困县摘帽时,全县148个贫困村全部达到美丽乡村标准,实现村庄硬化、绿化、亮化、净化。

今年中秋前一天,田庙乡后刘村贫困户刘玉先脸上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原来他家种了三亩梨树,丰收的梨子个大、皮薄、水多、含糖量高、没渣,却因实在卖不完,只能便宜处理,不然就任其烂掉!是驻村干部帮其新农村商网在发布信息,很快销售一空,每斤卖到4块9,腰包狠狠地鼓了起来。

电商扶贫,县里充分利用农村现有各种信息服务机构人员,组织种植养殖大户、农村经济人、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参加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收集、发布当地水果、蔬菜、粮食、苗木花卉等特色农产品信息,扩大销售渠道。今年以来,全县共累计发布新农村商网供求信息3772条,促成网上销售额超过一亿元。

稍岗镇曹庄村的梁县珠,因家庭贫困一直外出打工,做梦都想脱贫致富,有想法但苦于没有资金,因无法担保找不到合适的贷款途径。中秋前回家收平方米期间,恰逢信用社下乡宣传一家亲脱贫助力贷款政策。通过信贷员的热情介绍,了解到新产品“一家亲脱贫助力贷”,就是专门解决像他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融资难的问题。他来到农信社营业网点找到信贷部门,将身份证、户口本等基本证件交给信贷员,办理了手续,三天后梁县珠收到了款项。目前他的蔬菜大棚已经基本建成,正行走在实现致富梦的康庄大道上。

目前已有1600余户拿到了虞城县信用社的金融扶贫“一家亲脱贫助力贷”专项贷款,激发“造血”脱贫。该贷款项目一经推出,大受欢迎,短短5天时间,全县已发放73笔小额贷款272万元。政府投资1000万元风险金,撬动银行一个亿,搭建起政府、银行、农信贷担保公司和企业“四位一体”金融扶贫平台。

按照“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总体思路,确保全县2018年实现“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出列、贫困县摘帽”,虞城县118万人到2020年同全国人民一道同步迈入小康社会。


《虞城“靶向治疗”挖穷根》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ngqiu.yuduxx.com/yucheng/534574.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