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15 13:06 我要投稿
虞城网讯(通讯员 宋孝春)近年来,店集乡围绕精准扶贫工作积极探索“企业+”模式,培植壮大民营企业,结合企业各自实际,各辟其径,各具特色,加快贫困人口就业转移,实现了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扶优培强,助推企业成长。乡党委书记付桂兰常说:做强培大企业就是牵住了就业脱贫的“牛鼻子”。为此,该乡制定优惠政策,对在乡境内投资经营者实行首接待负责制,并从工商、税收等各个环节零距离、零障碍提供便捷、优质、高效服务。在厂地选择方面帮助排除困难,在资金投入方面帮助协调,确保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目前全乡民营经济异军突起,遍地开花,大小企业300多家,规模企业10家。如:华尔杰光学仪器厂经理王华东16岁就到南方打工,10多年的积累沉淀,成为企业的骨干。在该乡良好的投资氛围下,决定回乡办厂。针对在选址中存困难问题,乡村两级干部多次进行协调,调整用地指标,确保了场地如期施工建设,目前,已是一家年产值千万元的企业。仙脚丫手工坊经理吴素平,一个贫困家庭出身的女大学生,从加工手工布鞋小作坊做起,摸索前进,滚雪球发展,目前,日产儿童布鞋400双,年销售额约300万。乡党委书记付桂兰、乡长袁备战多次深入到企业调研,当得知该企业存在资金动作困难时,乡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协调扶贫贴息贷款200 万元。
二是实施“反哺工程”,运作“企业+贫困户”模式。加强了工商联合会工作,号召全乡民营企业、个体经营大户以“践德先行、扶贫帮困、回报社会”为己任,开展了企业帮带活动,并评选一批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在年初会议上给予表彰表扬。仙脚丫手工坊安置固定工人约20人,生产线工人月收入3000-6000元每月。同时吸纳本乡及周边500多名贫困留守妇女,参与给料加工,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让贫困农家妇女闲暇时间搞创收,不出家门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兴民制衣厂以加工阿迪达斯、森林、美邦、海澜之家等品牌高档羽绒服为主,安排贫困就业200多人,月平均工资3200元。其中残疾人、年老的弱势群体占了30多人,干一些拆线头等力所能及的活,月工资在1500元左右,使他们摆脱了贫困,过上幸福的生活。兴民制衣支贫助困这一行动受到社会一致好评。
另外,华尔杰光学仪器厂、尊生味业有限公司、魏固堆电子厂、高庄粉丝厂等民营企业各辟其径、各具特色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目前,全乡已引领1000多名贫困人员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店集乡打造“企业+贫困户”精准扶贫模式》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ngqiu.yuduxx.com/yucheng/521930.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