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0-13 16:34 我要投稿
本报记者 刘建谠 通讯员 王洪亮 何文学
“我这个月又多挣了好几百元,以前只顾玩牌,现在想想,真是浪费时间!”2016年9月9日,在虞城县侯庙村加工点,陈玉娥拿到了刚刚结算的加工费560元现金,心情无比高兴地告诉记者。站在她一旁的王兰云和卢营村的卢水水等几位农村留守妇女也一脸笑容地称她们也给陈玉娥差不多。
在该县闻集乡,像侯庙村这样的企业扶贫加工点有37个。该县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举措和首要任务,创新实施四大产业扶贫模式,“四辆马车”助民奔富,成效明显。目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以上来自产业扶贫。
“块状经济就地吸纳就业”
“在家门口打工,简直太方便了。上个月挣了3000多元。”家住稍岗镇王庄贫困村的王爱军说。
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打工,在该县多数愿望已经得到实现。虞城县立足民营经济基础好、遍布各个乡镇、便于贫困户就业的优势,鼓励民营企业抱团发展,形成块状规模经济圈,带动企业周边5公里之内的农民就地就业,带动贫困户务工脱贫。目前,已形成六大块状经济圈,分别为以科迪集团、通宝食品为龙头的利民镇食品加工区;以东方工量具、建波工量具为龙头的稍岗五金装备加工区;以汇丰棉业、汇鑫棉业、海通棉业为龙头的站集镇纺织工业区;以界沟镇、黄冢乡、木兰镇为中心的筛板、通风设备、粉皮、猪毛加工、中药材生产加工为主要产业的传统工业区;以阿姆斯果汁、乐为牧业为龙头的张刘乔农牧产品深加工区。县产业集聚区共六大块状经济圈,可直接吸纳、带动周边近12万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口2.1万人,当地工人月薪1500—2000元,按照这一标准,基本实现一人进厂务工,全家顺利脱贫。
“企业+贫困户” 居家式就业带动
“辛迪纺织是我们农村留守妇女的摇钱树,既让大家打发了无聊时间,又给我们带来了可靠收入,更给咱们农村贫困户精准脱贫找了一条致富门路。”
闻集乡郭老家村扶植贫困户加工点负责人刘秋丽兴奋地说,企业在贫困村设立分散加工点,为贫困户提供技术培训、原材料、设备等,委托其加工生产,并负责回收成品,计件发放工费。典型企业有辛迪纺织、双建工量具、荣诚纺织等。辛迪纺织是一家外贸出口企业,产业主要以编织阿拉伯头巾、阿拉伯帽子、装饰品、针织品等为主,产品出口到中东、阿拉伯地区,年销售额达8000万元。该企业已在闻集乡、刘店乡、大侯乡、站集镇、城郊乡、谷熟镇等12个乡(镇)36个贫困村设立扶贫车间,带动1000多个贫困户实现居家式灵活就业,贫困户留守人员通过挣手工加工费每月可增收500元左右,一年按照10个月计算,户均增收5000元左右。这种模式,达到扩大公司规模、群众增收脱贫、社会和谐稳定的多赢效果。
“公司+家庭农场+贫困户”
“没想到给他们公司养鸭子咱也能脱贫致富!”家住刘集高楼村的高立功兴奋地对记者说。
他所说的公司是河南乐为农牧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是集种鸭饲养、商品鸭孵化、商品鸭放养、商品鸭屠宰加工、熟食加工、饲料生产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全县贫困村新建80个标准化的家庭农场,每个家庭农场占地100亩,其中标准化鸭棚35亩、药材生产区65亩。每个家庭农场可以安排6个贫困户养鸭、8个贫困户种植药材、1个贫困户做玉米收购及超市。公司负责提供鸭苗、饲料,搞好养殖技术、防疫等一体化技术服务,回收成品鸭及药材,贫困户只负责管理。每个贫困户每年收入达到4万—15万元。不愿意养鸭的农户,可到家庭农场打工。这种模式可通过发展种植、养殖、流转土地、农场务工等几种途径提供就业机会,带动贫困户脱贫。80个家庭农场可带动1200个贫困户脱贫致富。
像乐为牧业这样的典型企业,在虞城县还有科迪奶牛养殖公司、新鑫养殖公司等。他们在贫困村租用部分贫困户的土地,建标准化家庭农场,吸纳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或在家庭农场打工,带动贫困户脱贫。
订单农业带动增收
虞城县郑集乡褚庄村,原本是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因为幸福童依生态庄园的落成,变成了虞城县的一个明星村庄。庄园内错落有致地散布着上百座现代化温室蔬菜大棚,有大型全自动养殖场,还有那一棵棵的桃树、苹果树、樱桃树……
这座庄园是褚庄村村民褚献委投资建设的。褚献委曾在外创业打拼十余载,有了一定积累后,毅然决定回家乡开辟另一片天地,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建立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与农户签订优质农产品生产订单,农户按照企业提出的要求从事生产,企业按预订价格收购农产品。典型企业有森林木华食品、双洋食品、绿源食品、科旺食品等,这几家企业主要从事“速冻”食品、“速冻”蔬菜的生产加工。企业利用荠菜、甜玉米生产周期短的特性,与农户签订生产订单,主要发展小麦、甜玉米、荠菜(青豆)种植模式,实现“一年三熟”,且甜玉米秸秆还可以卖给奶牛养殖场作为青贮饲料,这种模式,等于让农民每亩每年就有四项收入,即小麦收入、甜玉米收入、秸秆收入、荠菜收入,加起来亩均总收入达4000元以上,亩均增收2000元左右。
《虞城:“四辆马车”助民奔富》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ngqiu.yuduxx.com/yucheng/485178.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