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30 10:41 我要投稿
虞城网讯 站集镇辖27个行政村,人口4.5万人,现有贫困村7个,贫困户1661户、贫困人口4322人。全镇有各类企业210家,其中一般纳税人企业58家,规模以上企业12家,省级农业(林业) 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家,有农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30家。在脱贫攻坚战役中,镇党委政府充分利用企业和产业优势,强力推进“百企帮百村”活动,帮扶一大批贫困人口依托本地企业和产业,实现稳定就业、稳定增收,迅速传播精准扶贫“裂变效应”。
一、立足实际,澄清“两个底子”
一是澄清企业用工需求底子。镇党委政府组织班子成员带队分组深入企业调研,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对全镇210家企业逐个调查摸底,详细掌握各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用工现状、帮扶意向等情况,澄清了企业用工需求底子。目前全镇各类企业长期用工5620人,用工缺口为1680人,具有帮扶能力、提出帮扶申请的企业36家。
二是澄清贫困人口就业需求底子。通过精准识别,全镇共有有意向需要产业帮扶和产业转移的贫困户1216户, 2963人,其中有在本地务工意愿的贫困人口为1026人。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和贫困人口就业需求,镇党委政府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杜玉枫任组长、镇长丁超任常务副组长的“百企帮百村”领导组,制定了《站集镇精准扶贫“百企帮百村”活动的实施方案》,由镇扶贫办牵头实施,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了企业参与“百企帮百村”活动的浓厚氛围。
二、政策激励,结好“两个对子”。为提高企业参与“百企帮百村”活动的积极性,镇党委政府鼓励、引导和支持村企结对子、户企结对子。一是大力宣传,严格执行县委、县政府有关信贷激励政策。企业每安排一名贫困人口就业,政府为企业提供5-10万元贴息贷款。二是在税收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凡年内吸纳本地贫困人口就业20人以上的企业,税收给予一定比例的返还,用于支持企业发展。通过政策激励,极大的调动企业与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全镇已有36家企业与7个贫困村、21个非贫困村、932户贫困户签定了结对帮扶协议。
三、因地制宜,走好“两条路子”
一是通过“公司+农户”模式,走“企业吸纳贫困户”的路子。镇政府组织企业、驻村第一支部书记和支部书记、贫困户召开百企帮百村”企业招工对接见面会,让企业和贫困户对接,结合各自需求,让企业直接吸纳贫困人口就业。活动开展以来,镇政府先后组织企业用工供需对接见面会6场次,28家企业先后与469名贫困人口签订了用工协议。商丘汇丰棉业有限公司汇丰棉业公司在招工中,优先选聘贫困家庭人口到企业务工。目前企业工人近300人,90%以上是从周边村选聘,吸纳周边10余个村的56名贫困人口就业。人均月工资3000多元。虞城县亿发木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木条加工企业,用工灵活,老人、残疾人都能干。目前企业用工110人,其中50岁以上的妇女和残疾人就占50%以上,直接吸纳贫困人口就业30多人。
二是通过“企业+基地”模式,走“基地帮带贫困户”的路子。鼓励支持17家企业立足经营优势,发展种植、养殖、加工基地,带动周边362名贫困人口增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南省双洋食品有限公司在贫困村麦仁村建设了800亩规模的高效农业种植基种植,使贫困户亩均增收300多元。同时,直接吸纳60多名贫困人口就业。
虞城县利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贫困村姜庄村流转农民土地500多亩,发展辣椒种植,亩均收入4000元以上,安排贫困人口就业23人。
商丘市星海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两个贫困村建设了良种猪繁育基地,为贫困户养殖提供猪场设计、母猪、饲料、检测检疫、保健计划、商品猪出售“六统一”服务,带动20多户贫困户发展良种猪养殖。
目前,全镇结对帮扶的36家企业通过走“企业吸纳贫困户”和“基地帮带贫困户”的路子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已达831人。
《站集镇“百企帮百村” 传播精准扶贫“裂变效应”》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ngqiu.yuduxx.com/yucheng/478608.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