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圣宇驻村后协调资金为村民改造的一座桥梁
时圣宇与村民促膝聊天 记者陈海峰实习生刘梦珂陈曦文图 核心提示|“咱村来了个驻村书记,从人民日报社来的。”去年8月,这一消息在河南虞城县稍岗镇韦店集村传出后,村民们又惊又喜,满怀期待。当这位北京来的驻村书记时圣宇出现在村民面前时,村民们又大失所望:咋是个“毛头小伙子”? 就是这位“毛头小伙子”,一年时间里,融入乡村生活,迅速转变角色,不但为村里修路架桥、招商引资、成立公司,还为村里做了30年的远景规划。“毛头小伙子”成了村中人人尊敬的“好书记”。 “村子变样了,村民也变了” 8月15日下午,天气闷热,虞城县稍岗镇韦店集村,“第一书记”时圣宇走上村街,立刻就有村民前来打招呼。 “时书记,家里刚煮好的玉米你来吃点。”村民杨玉蓝看到时圣宇就笑着说。 “谢谢大娘,不用了。”时圣宇说。 杨玉蓝告诉记者,在村里没有不认识时圣宇的,他给村民修路、修桥,安装路灯,还修学校,整个村的样子都变了。 “这路原来真是‘水泥路’,有水又有泥,你看现在变成真正的水泥路了。还有河上的危桥,人都不能走,现在修好了,这个书记不孬。”村民张贵宝说。 “一开始还不相信,这一个小孩能干啥?没想到他这么能干,为村里做了很多事。”村民梁生说。 74岁村民高玉珍正在树下乘凉,看到时圣宇过来,马上招呼道:“你咋又黑了。”时圣宇笑着说:“大娘,晒的了,没事。” 时圣宇看到老人膝盖上贴着厚厚的膏药,关心地询问情况,并告诉老人他已联系了一家医药公司,可以免费给贫困户提供一些药品。 据了解,韦店集村包括8个自然村,共有2160人,有163个贫困户,项目很少,村里基础设施等各项工作都比较落后,2011年被虞城县扶贫办确定为贫困村。 2015年8月,时任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编辑、记者的时圣宇被选派到韦店集村,成为驻村扶贫的第一书记。驻村前,他请教了很多专家,看了与“第一书记”相关的电视剧,并把电视剧中的“沈浩”作为自己的榜样。 “到村后第一件事就是了解村里情况。看到村里道路坑坑洼洼,小学教室破旧不堪,我很难受,确实想在这个村做点事。”时圣宇说。 时圣宇走访了韦店集8个自然村,弄清了每家每户的情况。他对韦店集8个自然村的出村道路进行了修整,全部由土路变成公路,并安装了路灯。同时,对村内的两座危桥、小学进行了修葺。为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目前正修建1000平方米文化广场和戏台、文化活动室等。 “我第一次见时书记很失望,一个年轻人能干啥?可是这一年他用行动感动了我,让我对他有了新的认识。他全心投入到村子的工作中,不仅整个村子变了样,村民也变了。”韦店集村支部书记杜爱华说。 脱贫经:找到“四贫”根,开“五个一”药方 时圣宇今年只有27岁,毕业于武汉大学,没有任何基层经验。驻村后,他经常夜里十一二点才睡,早上很早就起来,貌似总有用不完的精力。 “没有压力是假的,戴着‘人民日报’这顶帽子,不能给报社丢人,要干出来一点事情。”时圣宇初到时,压力之下,铆了一股子劲儿。 治疾先找病灶,脱贫先挖穷根。他通过走访全村贫困户,找出了韦店集村的“四贫”。 基础之贫:桥、路等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村里的发展;思想之贫:韦店集村之所以贫困,和许多村民思想守旧,安于现状,缺乏敢闯敢干的精神有很大关系;人才之贫:村班子缺乏强有力的带领能力,村内缺乏致富带头人;金融之贫:农民,尤其是贫困户很难贷款,农业项目买不到保险,金融是农村发展的活水,没有活水,发展缺乏启动资金。 “韦店集村没有明显特色资源,距周边大城市也较远,如若想脱贫致富,还是要从土地上想办法,从种养上找出路。”时圣宇说。 于是,时圣宇制定了一些扶贫措施,简称“五个一”。养一批:完全无能力的一群人,财政供养;扶一下:劳动力不足的家庭,村里帮扶一下;拉一把:这是针对缺项目资金、技术的贫困户;扬一鞭:对惰性太强,安于现状,致富愿望不强烈的人,要扶贫先扶志;送一程:主要针对自己有思路,有一定技术,并且找到致富门路的人,对他们送一程,把他们培养成致富带头人。 经时圣宇的积极协调争取,目前,韦店集村已成立蛋鸭养殖合作社,8座蛋鸭养殖大棚拔地而起,预计年收益约80万元。该项目将在积累经验和稳定市场的基础上,在村内实行“1+1”滚雪球式发展。与徐州华杰生态农业公司合作的高标准蔬菜种植园项目已签署合作协议,引进资金80万元,盘活农户资金上百万元,初期规模100亩,后期将逐步扩大。截至目前,已有20家农户参与其中,带动50人就业,人均年增收1000元。 时圣宇告诉记者,现在村集体还成立了九州万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乐农家庭农场两个公司,按照“互联网+”、众筹等理念,发展“预售农业”,力争为韦店集村留下一个永远受益的生态农业品牌。 为发展“预售农业”,时圣宇开了一家名为“韦店集村农家味道”的微店,提前预售村民种植的产品。 今年村民种植的大樱桃还未成熟,时圣宇就提前将销售信息发布在微店内,短短两周内销售了两千余斤,销售额四万余元。为表示感谢,时圣宇给所有购买樱桃的客户写了一封感谢信。 “农村可以深挖精细化市场,做农家味道,下一步我们准备做农家酱,正征集做酱好吃的老人,拓展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时圣宇说。 规划经:打造韦店集村“六里画廊”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我驻村任期为两年,对于村子的未来发展,我做了30年的规划。在我任职期间虽然不能干完,但只要村子按照这张蓝图持续前进,一定会成为又富又美的农村典型。”时圣宇说。 韦店集村原有一条3公里废弃河道,时圣宇结合此情况,规划打造韦店集村“六里画廊”。现已完成对该河道的清淤护坡筑堤工作,拟引进商丘市园林公司合作开发、共同经营,发展绿化苗圃、水产养殖、生态旅游,打造豫东地区精品乡村一日游示范点。这是一项利在千秋的综合效益工程,可以达到“既是绿水青山,又是金山银山”的效果。 一个村子能不能够发展好,能不能够脱贫致富,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坚强的基层党组织,有没有一个四有的村干部群体。为打造一个强有力的村班子,时圣宇组织村班子成员到商丘、徐州等地先进村学习经验。试点成立村务委员会,选拔8名对公共事业有热心的年轻人,回村参与到村集体事务中来,为村干部群体增加年轻血液,培养村班子后备干部队伍。试点成立村民监督委员会。由德高望重的老人、老村干部、群众代表、乡镇干部、司法人员共同组成的村民监督委员会一方面监督村务工作,确保实现四议两公开,另一方面履行“村级法院”职责,化解村内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村民:“有困难找时书记” “有困难找时书记,这是在韦店集村流行的一句话。”虞城县扶贫办副主任王宏亮说,时圣宇已经融入韦店集村,他是年轻人,有思路,站位高,工作拼。 据王宏亮介绍,虞城县全县总人口为118万人,有611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148个,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帮扶工作组。截止到2016年7月,建档立卡的贫困人数还有7.3万人,准备到2018年全部脱贫,超过国家定的标准线。 虞城县稍岗镇韦店集村算是全县最贫困的村,基础设施落后,村民思想落后,时圣宇开展工作也是非常困难。 有一次,时圣宇联系了徐州一公司来村里建立蔬菜种植园。该公司要租用村民土地,同时提供种子、资金、技术、销售等,对村民来说非常划算。但有一户村民不同意出租土地。为让这户村民同意,时圣宇天天到其家中干活、聊天,常常坐到夜里12点。一周后,这户村民终于被说通了。 “时书记很能干,原来韦店集村在镇里相对落后,他改变了村子的面貌,也树立了村子的精气神,现在韦店集村的百姓与其他村的精神面貌不一样,思想提升了,致富意识强了,周边的村子都在向韦店集村看齐、学习。”虞城县稍岗镇党委书记毕道喜说。
《看看驻村第一书记时圣宇这一年都干了啥?》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ngqiu.yuduxx.com/yucheng/465640.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