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城网讯 2015年,县工商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职能转变新机遇,迎接制度改革新挑战,以“放”、“管”、“服”为重点,当好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先行官”,做好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的“守护神”,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
一、做大增量,在“放”字上做文章
主动适应简政放权新要求,从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和推进注册登记便利化两个方面同时发力,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认真落实省市工商局商事制度改革各项措施,将“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企业年检”改为“企业年报公示”;按照国家改革行政审批、行政许可的要求,将149项前置审批项目改为后置审批;同时,简化了住所登记手续,允许“一址多照”,也允许“一照多址”;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允许企业自主选择经营范围表述用语。2015年9月28日,颁发了首张“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标志着我县“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正式落地,商事制度改革取得突破,为我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夯实基础。
截至12月31日,我县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5881家,同比增长36%;注册资本43.76亿元,同比增长78%。内资企业39家,注册资本0.76亿元;私营企业1034家,注册资本37.66亿元;个体工商户4881户,注册资本4.55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17家,注册资本0.79亿元。
二、盘活存量,在“扶”字上做文章
调动一切资源和力量,努力构建有利于小微企业“活下去、活得好”的良好环境。通过开展专题培训、上门走访等形式,积极宣传国家支持“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相关优惠政策;继续深化同邮政储蓄银行虞城县支行等金融企业的战略合作,为小微企业融资拓宽道路。2015年,共帮助小微企业办理银行贷款100多次,贷款金额达200多万元;为企业办理动产抵押登记30余次,抵押物总价值1.2亿元,主债权金额达9000余万元;帮助企业办理股权出质100多份,涉及金额2亿元。
大力实施“品牌兴县”工程。制定出台了《虞城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商标战略的意见》,紧紧围绕我县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分三个阶段对商标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2015年,科迪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的商标被评为河南省著名商标,“虞城乔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批。我县商标总量达到1966件,居全市第二位,著名商标总量达到21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居全市前列;另外,海博工量具、红日工量具争创驰名商标工作也在加紧推进。
三、规范引导,在“管”字上做文章
一是认真开展“文明诚信经营”活动,开展了文明诚信经营示范街创建活动和文明企业、商户创评工作,把大同路创建成为文明诚信经营示范街,评选出15家企业商户为文明诚信经营商户。2015年1月份,我县九州纺织、河南豫东石油有限公司分别同时荣获国家级和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称号。二是深化与重点企业、行业协会的合作,扎实开展了取缔无照经营、“红盾护农”、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商品等各种专项整治活动,全面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依法严厉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业欺诈、虚假宣传、行业垄断、不正当竞争等破坏市场公平竞争行为,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扫清障碍。
《县工商局多举措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ngqiu.yuduxx.com/yucheng/351160.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