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2-09 12:31 我要投稿
阅读提示
虞城县郑集乡禇庄村,原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子,因为幸福童依生态庄园的落成,成为众人瞩目之地。在当地村民眼中,这是个实现梦想的地方。而今,事实得以印证。走进这片一望无垠的庄园,眼前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上百座现代化温室蔬菜大棚错落有致,连片成方,蔚为壮观。大型全自动养殖场内,3万多只鸡和那一个个带着温度的鲜鸡蛋,构成另一道景观。让你忍不住想进去饱览一番的蒙古包生态餐饮,为这个庄园增添些许神秘的味道。还有那一棵棵的桃树、苹果树、樱桃树,以及新建的天然生态鱼虾养殖池塘……无不在唱着一曲特色生态农业赞歌。
在这座美丽庄园的背后,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褚献委曾在外打拼十余载,拥有千万资产后,他毅然回到家乡创建了幸福童依生态庄园,带动周边300多名村民就业,30多户村民参与合作管理。
建了庄园,富了村民
●青壮年跟他外出打工,妇女在家管理大棚,所有村民都能拿到双份收入加分红。每人每年不低于5万元的收入,让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幸福童依生态庄园内,最引人注目的要算那一座座温室蔬菜大棚了。与普通大棚不一样,这些大棚看上去土堆和塑料膜的厚度大,里面的温度也相对较高。在一座大棚内,新鲜的黄瓜长势非常喜人。
“一点农药都没打。你们尝一尝,看看跟外面的有啥不一样。”说着,褚献委摘了几个黄瓜。这种黄瓜的刺儿比较尖、长,口感脆,水分也多。
在禇庄村广大村民眼里,这座庄园里的蔬菜就是“任性”。身为幸福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褚献委说,这里的产品一直坚持“五不”原则:不打剧毒农药,不用化学肥料,不打除草剂,不用催熟剂,不用转基因种子,让其自然成熟,以此来树立良好的品牌信誉。
眼前的这座庄园,背后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禇庄村现年39岁的褚献委。1993年,褚献委初中毕业后,开始了十几年的打工生涯。他先后去过山东、北京和内蒙古等地,修过铁路,筑过公路,做过泥工,误入过黑煤窑。
“各种苦活、累活都干过,那些年确实尝尽了苦头。不过我总认为,只要诚实能干、不怕吃苦,从长远看,是不会吃亏的。”褚献委说。
1995年,在北京打工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褚献委接触到通信工程这一行。“在施工中间爬杆时,曾从杆上滑下来,身上摔了几处伤,没等伤好又继续上杆干活。”褚献委说,有付出就有回报,历经几年的打拼,领导让他承包通信工程。时来运转,他于2007年在内蒙古锡林浩特成立网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这段时间,褚献委同样尝尽了苦头。1999年,他结婚后就离开家,一走就是5年。“走之前我就跟妻子说,我要出去干点事情,如果混不出来个大模样,我就不回来。”而今,褚献委仍感到愧对妻子。
2012年,褚献委从内蒙古回家看望父母,看到家乡的变化很慢,青壮年都外出打工,留下的全是老人、妇女和孩子,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心里萌生了带领家乡人共同致富的念头。于是,他就找村主任一起商量承包土地,并带人到山东寿光考察种植模式。
“到了那里一看,人家搞得确实好。我就想,同样是种地,人家都能种那么好,咱为啥种不那么好呢?”褚献委说, 回来之后他就成立了专业种植合作社,到工商局办理了1112万元的注册资金执照,承包土地3200亩,承建高标准温室大棚40座、塑料大拱棚60座,从山东寿光聘请技术人员2名、管理人员6名,以弥补村民种植经验的不足。之后,安排本村再就业人员300多人。青壮年跟他外出打工,妇女在家管理大棚,所有村民都能拿到双份收入加分红。每人每年不低于5万元的收入,让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幸福种植专业合作社以种植各种无公害蔬菜为主,年产蔬菜3000多吨,年销售收入近1000万元,2014年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产品,并在国家商标局注册“幸福童依专业种植合作社”商标,2014年被市政府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我们种植加工的产品,畅销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内蒙古等地。”褚献委说,合作社采用种植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形式经营,着力打造无公害种植这一品牌,实行统一种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模式。
美了村庄,乐了农家
●他还投资60多万元填平了4个废旧小坑,建起了文化大院、科学文化教育培训室、图书室和篮球场等,使全村的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禇庄村的群众富了,精神面貌和生活档次也跟着提高了。
褚献委是“双女户”,顶住父母的压力,他不再生育第三胎。受此影响,禇庄村的20多个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也不再生育多胎,该村被县计生协会评为计划生育先进村。褚献委2013年被乡政府任命为村计划生育协会副会长,2014年被团县委评为第十三届“十大杰出优秀青年”,被县委宣传部评为年度“最美虞城人”。
而今的禇庄村一路平坦,村容村貌大有提升。村民们清楚地记得,从2014年3月起,褚献委又为村里相继办了几件大好事。他先是投资200万元建起了有3万多只鸡的大型自动化养殖场,蛋产品现已取得国家无公害标准认证,鸡蛋价格高于其他同类产品的1/3。他拉关系、跑项目,加上个人投资,修建水泥路2公里,给合作社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解决了因雨雪天道路泥泞不堪蔬菜拉不出去的难题。后来,他又投资100万元把村里原有的废旧大坑重新改造成天然生态鱼虾养殖池塘,塘中建造了观光亭、石板桥,池塘边有棋桌、棋盘、石凳、石桌,非常好看,是周边观光游览的好去处。池塘北边还搭建有蒙古包5座,把内蒙古的风味名吃引了进来,这又是观光旅游的一个亮点。
禇庄村包括五保户在内的一些家庭房屋破损严重,给生活造成影响。褚献委结合上级部门工作,将这些旧房拆除后又重建了新院落,让他们住进了明亮的新房,同时扩大利用闲置土地160余亩。他还投资60多万元填平了4个废旧小坑,建起了文化大院、科学文化教育培训室、图书室和篮球场等,使全村的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在每年的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他都会给60岁以上的老人送去蔬菜、鸡蛋、米、面、油等节日礼物。
采访结束已近傍晚,离开幸福童依生态庄园时,晚霞映红了西边的太阳,为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增添了一道光彩。随行的虞城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王支援忍不住拍照,他笑着说:“真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啊!”
王支援介绍,这里正逐步打造成为一个集种植养殖、产品加工、餐饮旅游、采购批发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基地,为虞城的农业发展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为服务国家“三农”建设做出贡献。
《虞城县郑集乡:幸福庄园为农民开辟致富路》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ngqiu.yuduxx.com/yucheng/28807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