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7-21 11:50 我要投稿
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节目中,贾玲版《木兰从军》剧目恶搞花木兰事件仍在继续发酵。
7月8日,《京九晚报》独家发布深度报道,报道了贾玲团队及节目制作播出方在节目中恶搞花木兰,将巾帼英雄花木兰恶搞成一位贪吃、不孝、花痴、胸大无脑、畏战的“傻大妞”,引发木兰故里人民的强烈不满,中国木兰文化中心委托本报发布公开信,要求贾玲一方道歉的事情。
事件立即在全国范围内立即强烈反响,媒体纷纷跟进报道,新华社播发新媒体专电聚焦此事。同时,全国网友对贾玲恶搞花木兰的事件进行讨论。仅在新浪微博中,京九晚报记者发起了贾玲恶搞花木兰的微话题,就有近千万的点击量,近10万网友参与讨论。
贾玲一方正在继续保持沉默。昨天,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再发声,他们三问贾玲恶搞花木兰事件,继续要求贾玲一方道歉。
历史上是否有花木兰这个人? 回答:花木兰真有其人!
花木兰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位真实存在的英雄人物毋庸置疑,对于这一点就连我国权威的史学家范文澜先生也深信不疑。
在网上发起的讨论中,有网友称,花木兰是否真有其人?昨天,中国花木兰文化研究中心回应称,花木兰真有其人!
据研究中心主任宋成树介绍,自南北朝以来,就有很多先贤对花木兰的真实存在做过充分地考证,并著书之说以颂之,如何承天(公元370-447)的《姓苑》、释智匠的《古今乐录》(成书于陈废帝光大二年)、唐·白居易的《题木兰花》、唐·杜牧的《题木兰庙》、程大昌(公元1123—1195)的《演繁露》、宋·何汶的《竹社诗话》、明·朱国祯的《涌幢小品》、清·史学大家田瑗的《木兰将军论》等。从南北朝至清代,记述有关花木兰身世及英迹的文章不下百余篇,皆对英雄的真实存在毫无存疑。
自唐以来,就有不少地方为花木兰立庙祭祀,陕西延安有,安徽亳州有,河南虞城有,湖北黄陂有,河北顺平有。懂一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大凡为人立庙,皆是有生活原型的。如岳飞庙、张飞庙、关公庙,就连颇具神话色彩的柳毅庙、孟姜女庙,亦是有生活原型的,为什么唯独木兰庙就没有生活原型呢?
自唐以来,我国不少地方志都存有相关花木兰生平事迹的记载。如《河南通志》《归德府志》《商丘县志》《虞城县志》《保定府志》《完州志》《湖北通志》《黄陂志》《畿辅通志》《亳州志》《颖州志》《风阳府志》,就连最据权威性的《大明一统表》《大德一统志》均有记载。
众所皆知,志书作为正文的一个有力补充,千百年来,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起到了许多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2000年以来,我国学术界及史学界曾对花木兰的真实存在性做过许多的考察和论证。学者和专家们一致认为,花木兰确实是我国一段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一位巾帼英雄。尤其是2007年,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组织了几十位专家学者对此问题再行考察论证,结论是:花木兰的家乡在河南省虞城县营廓镇,并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隆重的“木兰之乡”的授牌仪式。
当然,可证实花木兰是我国历史上一位真实存在的英雄人物的证据还有许多,如大量的碑文史料,英雄史诗《木兰诗》等。
所以,花木兰是我国历史上一位真实存在的英雄人物是毋庸置疑的,对于这一点,就连我国权威的史学家范文澜先生也深信不疑。
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是什么机构? 回应:木兰文化研究中心是获批的研究机构
2007年,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虞城县被正式授予“木兰之乡”的称号,同时挂牌成立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该中心以研究木兰文化、传承木兰精神为己任,做了很多工作。
有网友在讨论中询问,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是什么机构?昨天,该中心主任宋成树对此回应称,木兰传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中国文联委派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的几十位专家学者到河南省虞城县进行深入调研,考察论证后,认定虞城就是木兰故里。
2007年,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虞城县被正式授予“木兰之乡”的称号,同时挂牌成立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该中心是经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批准的,以研究木兰文化、传承木兰精神为己任,做了很多工作。
“自2007年成立以来,我们搜集、整理有关史料近200万字,多次组织了全国性的研讨会,并撰写了《木兰传》、《虞国史话》等多部著作,还协助有关部门拍摄了7部有关木兰的专题片。”宋成树说。
宋成树表示,该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还行程上万公里,走遍了全国有花木兰传说的地方,经过实地研究、考证,出版了《木兰其人考辩》的专著,对木兰传说、木兰精神进行了进一步研究、阐述。目前,该中心撰写的4部《木兰文化大观》也即将出版。
据了解,在木兰故里虞城县,已经举办了多届国际木兰文化节,并有以木兰命名的“木兰镇”、“木兰中学”等,位于木兰镇的木兰祠,成为木兰故里人民纪念、拜谒花木兰的重要地方。木兰文化,在虞城县可谓是深入人心,人们均以木兰故里人而骄傲自豪。
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再发声: 三问贾玲及其创作团队
昨天,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联系记者,针对贾玲恶搞花木兰事件,他们提出了三问。
一问: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恶搞花木兰,符合座谈会精神吗?
二问:对木兰英雄形象的恶搞,可知颠覆的是什么,损毁的是什么,摧残的又是什么吗?
木兰“至忠、至孝、大智、大勇”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英雄木兰爱国家、爱民族、无私无畏的精神不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缩影吗?
从某种角度上讲,如此恶搞,颠覆的正是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损毁的正是我们国家,摧残的正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三问:你们可知,你们对木兰的英雄形象如此恶搞,伤害了多少人的感情吗?
木兰的家乡在河南省虞城县,但木兰并不单单属于家乡,木兰是属于全国人民的,木兰也不仅仅是家乡的名片,而是我们国家、民族的名片。
可贾玲及其创作团队,如此地恶搞丑化木兰形象,不正是伤害了全国人民的情感吗?
该研究中心表示,他们继续要求贾玲及节目制作播出方道歉,否则,将继续声讨。
央视《喜乐街》制片人王宁:贾玲应该道歉
据《法制晚报》报道,近期贾玲因辞演央视《喜乐街》第二季受到观众质疑:人红了跑了。
《法制晚报》记者独家采访央视《喜乐街》制片人王宁,谈及贾玲近期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王宁坦言:“作为老搭档我理解她,作为喜剧工作者我劝她道歉。”
至于贾玲方面,《法制晚报》记者试图联系到她本人及经纪人,但直到截稿前电话仍处于关机状态。
至于该事件的影响,王宁直言:“再次给我们喜剧类节目的创作者敲响了警钟,中国的喜剧类节目创作还是有一个大环境在的,这个度一定要有所把握,很显然贾玲这次就触碰了某些人的底线。”
《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再发声:三问贾玲团队,继续要求对方道歉》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ngqiu.yuduxx.com/yucheng/208621.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