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7-30 09:57 我要投稿
彭雪枫将军
1937年10月,彭雪枫给《大众报》记者范长江的亲笔信(资料图片)。
1939年,彭雪枫在夏邑开辟抗日根据地,在北岭镇彭沟涯村组建“彭家连”(资料图片)。
苏鲁豫支队在夏邑陈岗召开太平集大捷庆功会(资料图片)。
新四军第四师八里庄战斗指挥部旧址(资料图片)。
新四军第四师指战员决心为彭故师长复仇(资料图片)。
彭雪枫将军殉国七十周年公祭仪式会场。记者 韩 丰 摄
夏邑人民勤劳勇敢,处处富有正义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夏邑人民在中共党组织的领导下,为夏邑革命及至全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
英雄壮举捍卫尊严
夏东王堤口村群众勇斗日寇的故事,至今仍被传为抗日佳话。该村位于日寇韩镇据点附近。1938年11月下着小雪的一天,村民在地里刨红芋。据点里的鬼子兵,看见有妇女,顿生邪念。鬼子伍长担心抗日武装抄袭,下令不准日本兵单独行动。但有两个野蛮的鬼子偷偷摸出据点,抓住一名妇女,不容分说就要施暴。那妇女拼命反抗,鬼子罪恶的双手很快撕破了妇女的衣服。勇敢的王堤口村民听见妇女的呼救声,手持抓钩一齐奔向出事地点。一名鬼子兵见势不妙,撒腿就往据点跑。村民几支抓钩扔过去,有一个正扎在鬼子兵的屁股上。那鬼子兵疼的哇哇直叫,拔掉抓钩,一瘸一拐地窜回据点。另一名丧心病狂的鬼子只顾施暴,待他发现手拿抓钩冲他而来的人群时,他拔出佩刀,拉开架式,企图顽抗。十几名年轻人怒火早已中烧,一个个扬起愤怒的抓钩砸向那个鬼子,一下比一下狠,一下比一下重,一会便结束了他的小命。
英勇战例世人点赞
太平集战斗,是抗战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豫东地区同日伪军进行的一次重要战斗。这次战斗以少胜多,在豫东一带产生了深远影响。太平集位于夏邑城东20里,寨墙高厚,四周地形开阔,易守难攻,是日伪军盘踞在夏邑东部的重要据点之一。为巩固和发展夏邑抗日民主政权,打通与在夏南活动的新四军游击支队张太生部队的联系,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八路军苏鲁豫支队决定攻克该据点,并由七大队执行该任务。
日伪军对太平集四次反扑,均未攻克。双方战斗异常激烈,几度进入白热化,敌死伤惨重,但未踏入一营前沿阵地一步。晚上9时,战斗胜利结束。一营除留下侦察排在太平集群众帮助下掩埋烈士遗体外,主力于当日晚撤离太平集,返回芒砀山区。25日晨,大批日伪军再次从县城沿公路一步一趋地向太平集进攻,时一营早已远走高飞,留下的则是敌人满地尸体。太平集战斗,增强了豫东人民抗日必胜的信心,促使夏邑大批爱国青年走上抗日前线。
热血铸就历史丰碑
日军占据夏邑后,由彭明治率领的八路军苏鲁豫支队和彭雪枫领导的新四军游击支队先后来到夏邑,开辟并创建夏邑抗日民主根据地。同时,夏邑一些抗日民主人士组织抗日队伍,积极投身于伟大的抗日事业。县北义田庄村冉昭明、冉昭德、冉昭寒三兄弟英勇抗日的事迹,在夏邑城乡广为流传。1938年6月,已是国民党夏邑县六区区长的冉昭德目睹日寇的烧杀抢掠,同大哥冉昭明、三弟冉昭寒商量,拉起一支抗日武装。后这支武装归属八路军苏鲁豫支队开辟创建的夏邑县抗日民主政权。1941年4月的一天,冉昭德率领部队在离义田庄不远的胡楼村宿营时,不料被日伪军重重包围。待发现敌情后,经商议老三冉昭寒和老大冉昭明把守村西头、老二冉昭德把守村东头。经过浴血奋战,终因敌众我寡,装备、力量悬殊过大,战斗失利,冉昭寒壮烈牺牲,冉昭德血洒疆场,冉昭明身负重伤,不久被敌残酷杀害。冉氏三兄弟为民族抗日大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至今仍倍受夏邑人民崇敬和怀念。
彭雪枫将军热血洒在夏邑大地上,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牺牲在抗日战场上少数的高级将领之一。1939年11月,八路军苏鲁豫支队奉命回师陇海铁路以北,临行前,按照中原局书记刘少奇的指示,将铁路南所建政权包括夏邑及部分部队移交豫皖苏区党委及新四军游击支队。彭雪枫在夏邑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组建了夏邑党史上第一届夏邑县委,刘贯一任县委书记兼县长。夏邑县委、县政府建立后,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夏邑根据地日益发展壮大。1941年5月,由于国共两党磨擦,彭雪枫率领的新四军第四师,奉命转移至津浦铁路以东淮北抗日根据地。
1944年8月,彭雪枫率四师主力部队奉命西进,重建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经过几次战斗后,四师西进至夏、永、砀地区。此时,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汤恩伯急忙调兵遣将,对四师形成四面包围之势。新四军第四师为打破敌人围歼之企图,决定首先歼灭盘踞在夏、永、砀腹地夏邑东八里庄村的伪顽军李光明部。
1940年5月,新四军六支队二纵队某连活动在夏邑县马头镇和永城龙岗镇一线,奉命牵制日军掩护大部队向砀山、丰县、沛县挺进。一天中午,军队被驻扎在亳州的伪军发现,他们利用电台与商丘的日伪军联系,一路从亳州,一路从商丘向夏邑马头镇白庙村出发围攻,因敌情不明,新四军遭到日伪军的两面夹击,尽管英勇顽强拼杀,但终因寡不敌众,几次反击都未能突围,72名将士全部牺牲,现场血水成河,其惨状目不忍睹。据党史资料记载,参加这次战斗牺牲的大部分是西华和睢县人,许兴和(睢县人)就是该连的连长兼指导员。牺牲时年仅23岁。
为纪念在白庙这次战斗中光荣牺牲的72名将士,夏邑县人民政府于1996年在马头镇白庙村修建了革命烈士陵园,使先烈的英灵有了归宿。
卓越贡献后人敬仰
在近8年的夏邑抗战中,夏邑党组织和人民坚决执行党的关于抗日战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开辟了夏邑抗日民主根据地,并使之不断巩固、发展和壮大,成为豫皖苏边区敌后抗日根据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夏邑人民为抗战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有近4000名夏邑优秀子弟参加了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弛骋在杀敌疆场。有数千名夏邑优秀子弟在抗日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表现出坚强的民族正义感和不屈不挠的反侵略精神。有200余万人(次)的民工,大挖纵横交错的抗日沟达1000余里,有效阻滞了敌人的扫荡与侵略。
自古英雄出少年。1938年7月的一天, 在火店集上小学的小陈勇下地回来路过邻家门口时,发现敌人全部在屋内喝酒行令,他机智地分三次抱走一挺歪把子机枪和两支步枪,并连夜交给抗日游击队。有的开明人士不顾倾家荡产和个人的安危,支持抗日民主政府,掩护党的干部。夏三区开明人士
中华民族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夏邑人民为此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为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战争史增添了光辉的篇章。
《夏邑:燃起抗战熊熊烈火》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ngqiu.yuduxx.com/xiayi/214739.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