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7-24 10:16 我要投稿
“我是中国人,决不当亡国奴,更不能像你那样去当汉奸,落个万世骂名!”还未等记者掏出纸笔,甚至还没来及询问,这位耄耋老人就开始讲起了那段抗战经历。
1939年7月,八路军苏鲁豫支队建立夏邑县抗日政权,冉昭德任六区区长。他动员胞兄冉昭明、胞弟冉昭寒和李世忠等40多人,组成抗日游击区小分队。年底,在新四军的配合下,打开地主武装固守的大王楼,缴获武器弹药,壮大抗日力量。之后,处死骆集土匪头子杨某为民除害。此时伪县长丁世平以朋友名义给冉昭德写信劝降,并以营长职务相许。冉昭德义正辞严,在回信中说了上边那段动人心弦的话。
1942年,农历二月初二夜里,抗日游击区小分队30余人在县北杨集镇胡楼村,突然被千余名日伪军包围,他们顽强抵抗,多次打退敌人进攻。中午,冉昭德下令从东门突围。当时,李世忠和村里的2名同志为掩护群众蹲在红薯窖里。在突围中冉昭德腿部受伤,敌人蜂拥而上,他饮弹自尽,实现了他“宁愿死在战场,也不当亡国奴”的誓言。战斗中,其胞弟冉昭寒亦壮烈牺牲,胞兄冉昭明身负重伤,后被土匪杀害。
短短的一个故事,李世忠老人却为我们讲了一个多小时。由于老人健忘,重复了一次又一次,但现场无一人感到不耐烦,我们都被老人的故事深深感动着。李世忠老人的孙子李涛,今年48岁,是王集乡一名普通的党员。记者偶一转身,顿感一道耀眼的光芒,原来是李涛胸前佩戴的那枚鲜艳的党徽正对着夕阳。记者似有所悟,这不正是抗战精神的传承吗?
抗战虽已过70周年,而抗战精神永恒。王集乡党委书记郝桂芝介绍说,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该乡相继开展了“抗战书画展”、“寻找抗战亲历者”、“慰问参战英雄”等一系列活动,旨在弘扬抗战精神,传承爱国主义光荣传统,激励广大干群珍惜当今的幸福生活。
《听老人讲那抗战的故事》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ngqiu.yuduxx.com/xiayi/210489.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