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清官难断家务事,可全省首家家事法庭——
宁陵县人民法院家事法庭却把难断的家务事断出了名堂。
7月19日,记者在宁陵县法院一个“会客厅”式的“法庭”里,亲眼目睹了一个温馨的场面:女法官一改平素的威严,变成了慈眉善目、耐心劝导的“调解员”;“亲情课堂”正在播放《论语》故事小动画,矛盾在不知不觉中得以缓和。最终,每位当事人的心结都得到较好的化解,双方达成较为满意的共识。
宁陵县法院创立“家事法庭”,化解家事矛盾,促进
社会和谐,开创了基层法院全新的审判和调解模式,走出了一条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新路径。7月6日,省高级法院院长张立勇到该院调研,称赞该院家事审判工作中创新做法为“宁陵经验”,并要求在全省推广。
据悉,宁陵县法院家事法庭两年多时间里,共裁判“家务事”650余件,调解撤诉率70%以上,服判息诉率95%以上。其经验是:探索“承办法官专业化”、“审判氛围专业化”和“
教育方式专业化”的“三个专业化”,并选用清一色女法官,将家事法庭设计成家庭式的会客厅,让当事人感觉“到了法庭像到了家”。
今年6月,76岁的许某起诉不孝顺的儿子。开庭之初,双方吵得不可开交。开庭时,法官播放二十四孝的动漫,又邀请其亲属共同规劝,儿子最终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是“亲情弥合法”起到的作用。“所谓亲情弥合法,就是视频再教育、亲情齐规劝、社会同介入等工作法,将弥合感情、消除对立作为处理家务事的着力点,用爱来审判,留着家的温馨。”该院院长王宏伟解释说。
柳河镇的杨某起诉离婚,但通过
测试杨某得分72分。该院设计的这套夫妻
情感测试卷共30题,涉及“是否有共同爱好”“是否经常沟通”等夫妻生活中的小事儿。51分到80分,表明夫妻关系较理想,生活中产生的一些摩擦需要经常沟通;整套题分析下来,通过法官的劝导,杨某撤回了起诉。
不仅仅是这些,宁陵县法院还创造了很多在全省甚至在全国叫得响的经验:“离婚冷静期”有效地解决了情与法的冲突,给当事人以理性思考,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人身安全保护令”为弱势群体提供了坚实的司法保障;“社会介入”又使家事法庭将“专业化”与“大众化”自然地融为一体。
如今,“专业、亲民、创新、高效”已成为宁陵县法院家事法庭独有的标签。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孙同占说:“宁陵县法院在家事审判改革上,先行先试,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宁陵经验’。”
《宁陵县法院创新家事审判方式改革》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ngqiu.yuduxx.com/ningling/435046.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