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放暑假,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们就好比脱缰的野马,挣脱爷爷奶奶的管教,上树掏鸟窝,下河捉鱼虾,儿童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国家文联组织文艺志愿者来俺村搞文艺支教,给假期倍感无聊的的留守儿童送来了快乐,送来了才艺,孩子们不再孤独,鸟一样兴致勃勃!”8月7日上午,
梁园区刘口乡张棚村小学教师赵恒华在国家文联文艺支教现场刘灿村
文化广场上与记者交谈的一席话。
8月2日至7日,是刘口乡王立、宋祥曜、张浩然等100名留守儿童最快乐的日子,由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
河南省文联、河南省文艺志愿者协会共同主办的“同在艺术天空下----文艺志愿者暑期关爱留守儿童文艺支教活动把他们组织到一起,按照擅长和爱好,分为5个班级,面对面,手把手,传教唱歌、舞蹈和美术。来自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
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
电影学院、嘻哈帮街舞、
郑州大学的音乐家、书法家、国画家和舞蹈家组成了本次的文艺志愿服务团队。
来自上述单位的王志昕、孔庆学、范建华、岳以恩、李阳、陈月、李彤、薛莉敏八名文艺工作者将吃住在乡村,与百名留守儿童头顶一片蓝天,陪伴他们度过一个欢乐、文艺、妙趣横生的难忘时光。
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项目处处长李倩告诉记者,本次文艺支教活动,在全国仅有两个点,而且同步进行,另一个点在远在千里之外的贵州省一个贫困的小山村,此时此刻,那里同样也是一片欢乐的海洋!
从8月1日从郑州高铁站接到这个文艺支教团体开始,记者一直坚守现场身临其中,亲历了那火热的天,火热的情,还有那一张张童真的笑脸。范建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在这次梁园区留守儿童文艺支教活动中,担任美术教师。三伏盛夏,热浪袭人,简陋的教室里尽管一台老式风扇在霍霍的转动,依然是热风挡不住,汗水湿透衫,加上全班40名孩子不同的气息,不大的空间充满的异味。范建华挥汗如雨,行走在孩子们中间,从线条、构图、色彩入手,手把手教孩子绘画,一丝不苟,不厌其烦。
来自中国歌剧歌舞院青年男高音歌唱家王志昕和中国音乐学院男高音歌唱家孔庆学,为孩子带来了他们专门为此次活动创作的歌曲《成长》:蝴蝶和花朵说话,流水和小桥说话,青蛙和稻田说话,我和自己说话,蚂蚁陪蜗牛回家,阿公的头发渐渐白了……,优美的歌词,动听的歌声,在刘灿村这个被誉为全国文明村的美丽村庄上空飘荡,在一碧万顷的玉米田间回旋。
舞蹈老师陈月告诉记者,5天来,她和同事为孩子们联排了舞蹈《唐诗联唱》和《我们喜欢的歌》,孩子们学得津津有味而且劲头十足。她指着正在练习动作的孩子们说,站在前排的王天舒跳得最好,比老师的动作记得还准。
100名儿童,十几名教师,短短的5天里,经历了风雨和烈日,多少个感人的故事,多少个难忘的镜头,多少个催人泪下的场景,那匆匆忙忙的身影,顺颊而下的汗水,那粗茶淡饭,还有那不计其数被蚊虫叮咬的伤痕……,记者身在其中,每天都被感动着。
关爱留守儿童,是近几年来梁园区持续开展的“希望工程”,这次中国文联组织的文艺支教活动,是锦上添花,更是雪中送炭,引起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区委书记陶青松,区政协主席、宣传部长顾光勋第一时间赶赴刘灿村,看望并慰问文艺志愿者,与他们共进晚餐。
7日上午,万里无云,烈日当头。10时整,汇报演出准时开幕,志愿者们精心组织这次汇演,旨在展现留守儿童的聪明和智慧,向全
社会倡导,留守儿童需要爱,有关爱就有奇迹,有温暖就有活力,有正确引导就有无限的创造力。当日,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主任、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廖恳,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项目处处长李倩,河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剑锋,副市长岳爱云,市文联主席谢国启和梁园区领导陶青松、顾光勋以及刘口乡党政领导头顶烈日观看了汇报演出,来自周边村庄的500多名群众和教师围观并为孩子们鼓劲加油,现场掌声不断高潮迭起。
小小的舞台上,无数个细节让人感动:街舞班的李阳老师明天生日,台上表演完街舞的孩子们自发地围上老师,高举右手,齐声高喊“祝老师生日快乐”,孩子们的一声祝福,感动得老师热泪盈眶。
画画班是最难管理的一个班,调皮淘气的孩子多。而那一刻,在台上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时,却显得少有的羞涩和安静。
眼看就要和老师分别了,舞蹈班的几名女孩子表演结束后涌向和她们相处了5天的老师陈月,清莹的泪水在眼眶里打旋。“说好的不哭,怎么还是哭了!”陈月双手把几个孩子揽在怀里,嘴里安抚的孩子,自己的泪水却无声的流淌,现场一片寂静,唯有闪光灯在不停地闪烁。
梁园区文联主席赵宗允自始至终一直守候在现场跟踪服务,风风火火的5天,匆匆忙忙的5天,陪着志愿者们同吃同住,她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亲历了这次活动,触动很大,收获颇多,感动有三,一是文艺志愿者们不畏艰苦的敬业精神,二是孩子们积极向上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三是各级党委、政府关爱留守儿童的良苦用心。
坚持5天陪着孙子参加学习的70多岁的李石生老人紧紧握住省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主任申慧生的手,十分高兴地说:“这几年儿子儿媳去广东打工,孙子都有我带,我没文化,不会教孩子学习,只是照顾他吃饱穿好,孩子一放假就‘放羊’了,学习成绩也不知道啥样,这几天孙子在这学画画,我看还不孬哩,一学就会,很聪明啊!想这好事得经常弄才好嘞。”
老人的孙子在一旁接话茬:“爷爷,你去跟俺老师说说,别走了,让他们都去咱家吃饭呗!”现场又是一片朗朗的笑声。(单保良)
《“文艺志愿者到咱村”--文艺志愿者暑期关爱百名留守儿童赴梁园文艺支教纪实》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ngqiu.yuduxx.com/liangyuan/222138.html,谢谢合作!